QQ客服 全国服务热线:0535-6737371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新闻中心 >

迎接电商季 APP开发者如何破局承接更多预算?

来源:铭硕网络   日期:2022-10-27 08:47:25

每年双 11,都是一场电商平台对用户的 " 抢夺战 "。

哪里用户最多,看看短视频的发展便能知道,据 CNNIC 数据,截至 2021 年 12 月,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 9.34 亿,占整体网民比例达到 90.5%,庞大的用户背后都是可共开垦的流量地。

对于商家和品牌,如何让用户在浏览视频的过程中产生购买行为,这便催生出兴趣电商的爆发诞生。

在 " 兴趣 " 指导下,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,才能更大程度让流量更有价值,让短视频 APP 有站外获客能力。

这便是巨量引擎旗下增长与变现平台穿山甲正在做的事,借助兴趣电商资源,扩大站外流量的拉新引流能力,不断为开发者增加变现收益。

01

消费需求变化引发的商业 " 蝴蝶效应 "

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,偶尔扇动几下翅膀,可以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。

这样的原理放在消费者身上,同样适用。

在外部因素影响下,作为环境中的个体,其消费行为正在不自觉发生一些改变,比如疫情加速老年消费者对网购 APP 的熟悉程度,并改变年轻消费者对 " 大面积囤货 " 的看法。

而在内部影响下,为满足精神需求,用户将大量时间用在娱乐休闲等 APP 上,并开始接受这些 app 推送的购买链接,甚至直接完成购买。

原有广告场景电商化改造

不信拿出我们的手机看看,无论是音乐类 APP 还是天气类 APP,都会触发为消费者设置的购买链接,包括我们在刷抖音时,明明关注的是好玩有趣的内容,却总是被某些直播间种草,不到五分钟就完成商品购买,这些例子也在说明消费者购买路径也从单一变得多样。

另外,当用户逐渐默认这样的购买路径后,就会自然的完成从用户到消费者的身份转变。

最先捕捉到这一变化的,是广告主们,他们不再将 " 鸡蛋(广告预算)放在一个篮子 " 里,而是渴望外部流量,利用许多外部 APP,为自己的产品找到适配用户,尤其在 618、双 11 等大促节点,广告主对商品广告的投放预算都会大幅增加。

官方数据显示,从去年 5 月截止今年 4 月,已经有 180 万新商家、386 万带货达人,2 万余 MCN 机构和服务商生态伙伴入驻抖音电商。

这也意味着新的广告预算,将会是开发者变现的新路径。

一旦广告主预算增多,那么 APP 开发者反而迎来更多变现机会和更多营收,从更深远来看,广告主会变得更加看重投放效果,这就需要开发者在不同广告场景下增加不同样式广告,并改变投放链路流程。

当了解消费行为带来的变化后,我们才能理解广告主的预算变化,进而了解到开发者如何实现收益。

02

穿山甲为开发者增加商业化变现

长久以来,如何将移动应用的流量变现,始终困扰着开发者。

结合兴趣电商的背景来看,用户既是内容的生产者,又是商品的消费者,穿山甲在观察到这一趋势后,在今年 8 月份发布了兴趣电商解决方案,将更多能力给到域外 APP 中。

这意味着开发者从过去的观望姿态可以直接参与进来,成为流量池的一部分。

具体来看,穿山甲能够帮助开发者拿到更多基于兴趣电商的广告预算,并围绕兴趣电商内容属性,推出内容化的电商广告场景,帮助开发者享受到兴趣电商高速发展的红利期,为用户提供内容电商的兴趣价值,来达到资源互补和双赢。

同时也让开发者节省时间精力以及在多平台间调优的成本,通过产品自身的流量优势,提升开发者的收益。

为保障更好的用户体验,穿山甲还推出了兴趣电商 SDK。用户在 APP 内就能完成所有的兴趣电商直播间观看点击、以及下单这些行为,满足 APP 用户的消费体验和习惯,减少用户跳转其他 APP 的潜在转化损失,实验数据显示完整的转化链路帮助 App 收益增长 10%-15%。

从外部 APP 的角度来看,以掌阅科技为例。作为一个主打付费阅读的 APP,早在 2018 年,双方进行深度合作。从今年开始,掌阅借助穿山甲兴趣电商解决能力去引入了更多广告预算,在 App 内开设了符合用户习惯和体验的兴趣电商广告场景,实现了用户指标和收益指标双向提升。

穿山甲在兴趣电商能力输出之余,为开发者带来了多种合作模式,比如 CPS(Cost Per Sale 单次购买收费)结算模式,将商品和直播间的分销预算以 CPS 的方式开放给开发者。

在其模式下诞生的 " 乘风计划 " 能够获取到可观的拉新费用支持,尤其在双十一等节点上推出了大热预测、大促预热期、峰值期等不同程度的激励政策。开发者在原有的 CPS 合作模式基础上,只要满足一定的 GMV 门槛,即可获得额外的 2%-6% 的现金激励。

当内容电商形态兴起,在媒介即内容,内容即广告的形式下,电商开始具备内容价值和变现价值合二为一的特点。